在2015年第一季的時候選擇開始陸續買進神達的完全是意外,哈哈(他會不會漲我是不知道啦,但是我是很希望他漲),在那之前注意到比較明顯的趨勢,不外乎就是電動車,物聯網,老年社會,大資料分析,咖啡,烘焙,這些是我感覺目前大方向比較明顯的,可能還有只是還在努力繼續確認,從我看到的這些趨勢中,挑出會翻轉人類習慣的趨勢,應該也只有物聯網跟電動車是目前能跟與智能手機處於同樣的地位的東西,從第一代iPhone正式稱為智慧手機到現在也差不多十年,手機的應用大抵已經成形,許多人都能藉由手機發揮相當多的功能,而由於環境的配合以及技術的發展,從手機或平板相關類似的概念,發展出來的應用可行性也就漸漸增大!
      
        我們觀察從手機以及PC的使用習慣改變到成為現在這樣子,在把這概念套用到其他東西身上,可以想像的這範圍就更大了,物聯網的觀念其實在很久以前就形成了,但是將它付諸實現卻是近代的事,假如將物聯網的概念從這些目前新的東西抽掉,那電動車就只是會發電的車子,手機就只是會打電話跟擁有應用程式的手機(就是N97),麥當勞繼續使用人力操作POS機。
 
         感覺只是增加新的東西,並沒有將整個使用層面提升一個層次,智慧手機以及平板之所以強大並且改變所有人的習慣,是因為網路的提升讓應用大大的升級。那物聯網的概念套用遊戲的模式就是角色等級滿了之後,職業轉職,基礎能力完全提昇!沒錯就是整個層次的提升。
         而在這物聯網扮演最重要的核心的部份,就是大數據分析以及資料共享,而這些東西卻都全部儲存在所謂的雲端伺服器,又或是資料中心,講簡單一點就是都需要存在雲端硬碟裡面,因為需要收集的資料越來越多,例如google相片無限上傳,例如哈伯望遠鏡,一個禮拜的資料量可能就是 500TB了,現在iPhone6 拍一張照片約1.3MB ,現在全世界擁有一億隻iPhone 6 只要同一天拍一張照片,就會出現1.3億MB,就是13TB,但是怎麼可能一天只拍一張照片,不小心按到就好幾張了。
 
        大家完全接納雲端硬碟!雖然這還沒有完全發生,但是我確非常期待,因為當物聯網逐漸進入我們生活,將會帶來龐大的儲存習慣的改變,手機的APP的同步應用就是非常明顯的例子,以往大家都喜歡用自己的硬碟,來儲存東西,但是由於分享,共用的概念越來越流行,因此受限於硬碟要帶來帶去的麻煩,以及建構硬體的時間和成本,將資料儲存在雲端上隨著網路傳輸速度越來越快,變得越來越普及....光想到就很興奮!(思科有統計雲端儲存以及流量相關的趨勢)
 
       由這習慣可以發現,大數據分析必須建立在儲存空間夠大的前提,而想要資料分享任意取用並且應用,則需建立在資料傳遞快速方便,所謂的大型資料中心。因此大型資料中心(雲端伺服器)儼然變成無論是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又或是現在的利用網路產生的共享經濟的必備條件了。
 
       大型資料中心或是所謂的雲端儲存的對我們消費者又或是企業而言擁有許多優點,傳輸快/容量不斷提昇/設備能不斷升級/毫無距離因素/使用者無建置或更新成本只是其中一部分,隨著網路速度越來越快,帶來的好處舊會越來越多,而這些特性將會促使相關公司建立更多更大的資料中心來迎接大資料儲存的增長,這絕對是未來幾間網際公司的重點(例如Google/Amazon/IBM/微軟)並且產生大者恆大的現象,就像是台積電專心代工,IC設計公司專心設計一樣,物聯網也是如此,這將是未來的趨勢。
 
       找尋趨勢就是要找尋會持續成長,並且跟改變消費者習慣有關的東西,我相信雲端資料中心的成長空間將會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我認為人類的天性就是愛保存不愛丟!,而且會越存越多,你想想看你放在手機的舊片有多久沒整理了,而且仔細想想在這當下大家對雲端儲存還不是很熟悉的時候,生活周遭卻已經被許多應用雲端儲存的例子慢慢入侵了,趨勢成長的不知不覺阿。
 
       因此接下我會以雲端為中心點,研究台灣跟美國幾間主要軟硬體的公司,並且簡單的整理幾間公司的營收結構,確認是否就像我假設的雲端是個逐漸成長趨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zzahum7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